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篇
  免费   167篇
公路运输   957篇
综合类   821篇
水路运输   367篇
铁路运输   588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The increase of public atten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olitical interest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ation has provided the motivation for re-inven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However the usage of grid-dependent EVs with a high-carbon electricity grid might produce mor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comparison of ICEVs, HEVs and EVs during their usage cycle, by modeling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electricity or fuel) and the supply chains of the supplied energy, (well-to-wheel)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unning EVs with the existing mixed sources of electrical energy produce larger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60% of the time; when compared to HEVs. When compared to ICEVs, EVs produce a larger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7 out of 15 environmental impact categories. Overall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Vs are substantial based on the well-to-wheel analysis. It will continue to be so if no change is made to the method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Given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ofile of EVs is linked with the existing nation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ix, the national electricity supply must be made cleaner before the electrification of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62.
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具体方法,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63.
钩形外锁闭装置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诸如转换不畅、卡阻,磨耗严重,适应尖轨窜动性不良等问题.为此研究探讨对既有的外锁闭装置锁闭框组(包括锁闭框、锁闭铁、耐磨板等)进行优化,提高道岔转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
船舶海水管系的腐蚀问题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海水管系的腐蚀问题是影响使用和维修费用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海水管系腐蚀情况,主要分析了船舶管系腐蚀特点和机理,并推断了的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几种防腐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针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博格轨道板铺设过程中要求精确对位和平整度微调的要求,介绍了悬臂门吊起升机构总体结构型式的确定、起升机构采用的“四点起吊三点平衡”技术及起重小车和吊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实践证明,博格板门吊起升机构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  相似文献   
66.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67.
付中敏 《水运工程》2015,(7):114-118
软体排边缘床面易受不利水流冲刷下切,当冲刷下切强度超过排体变形能力时,软体排排边会出现变形破坏。分析了护底软体排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流条件、河床组成、软体排自身结构、余排宽度及施工工艺等。探讨了护底软体排破坏的力学机理。提出在排边一定范围内抛投一定密度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能削减排边近底层的流速及紊动强度进而减弱或抑制排边冲刷,从而维持软体排结构安全及坝体稳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8.
桶式基础结构是一种新型防波堤结构,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结合连云港徐圩防波堤工程,介绍此结构的设计荷载工况、结构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方法、配筋方法。通过对比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和简化独立桶体模型,说明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以实例对比说明中国规范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 318规范关于双向板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9.
利用OpenFOAM模拟数值波浪水槽,将复合筒型基础周围海床受到的波压力作为初始条件输入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及解析解吻合较好。运用此模型进行了复合筒型基础周围海床在行进波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和土体特性对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床孔隙水压衰减速度随着海床渗透系数和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0.
道路运输市场退出机制与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文章阐述了道路运输市场退出机制的基本特点、重要作用、主要方式及实施程序,并对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